|
||
|
||
8月22日,公司规划论证和全阶段勘测设计的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该电站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大渡河干流28级方案中的第14级电站,该电站总装机容量111.6万千瓦,采用引水式开发,电厂布置采用“一大一小”双厂房联合送出模式,是国内隧洞直径最大引水式电站。 硬梁包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突破多项技术极限,共创下七项行业之最:闸坝高41米,是我国在深厚覆盖层上建设的最高混凝土闸坝;覆盖层深达130米,处于高地震烈度区,覆盖层深度为国内面板坝之最;最大泄洪单宽流量达到89立方米每秒,居国内深厚覆盖层水闸首位;进水口宽度123米,为国内最宽集中式进水口;引水隧洞洞径13.1米,是国内长引水隧洞中的最大洞径;调压室高度达118.2米,成为国内最高地下长廊型阻抗式调压室;生态电站和地下厂房装机分别为3.6万千瓦和108万千瓦,是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一站两厂”式水电站。 公司自2000年启动项目规划研究,项目2016年核准后,设计团队通过全面深化和优化设计,成功将主体工程投资降低22%,经济效益指标位居同期待建水电站前列。2019年主体工程开工后,团队陆续攻克高地震烈度区深厚覆盖层复杂地基上筑坝、长引水隧洞强蚀变岩体开挖支护、施工期地震引发的隧洞塌方、突泥涌水及软岩大变形等世界性工程难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公司在建设期承担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形成系列创新技术成果;全面采用正向三维设计,显著提升设计精度与协同效率。电站广泛运用国产智能系统,包括国产化监控、智能厂用电与照明系统等,建设过程中研发并成功应用智能振冲等创新技术,实现电站建设、运行的高度自主可控、智能化和低碳化。设计生态机组及仿生态鱼道,实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 电站全面投产后,年均发电量预计达51.8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7万吨,成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同时,电站显著带动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中西部能源保障能力,具有突出的政治、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